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新聞專題 > 三好校園> 〔三好校園〕東門國小閱讀教育 開拓學子視野

三好校園

字級

〔三好校園〕東門國小閱讀教育 開拓學子視野

【人間社 謝佩蓁、黃月貴 桃園報導】 2021-09-11
桃園市東門國小推動閱讀教育,以「繪聲繪影、擁『報』快樂、閱讀課」等三大主軸為發展模式,引導學子領略文字之美,體會閱讀的樂趣,並以《人間福報》等報紙為閱讀媒材,藉此開拓學生視野,培養孩子「帶得走的能力」。

校長伍鴻麟表示,閱讀是翻轉人生的關鍵,因此學校自107學年度起有系統地推動閱讀教育,結合語文領域與晨光時間,依低、中、高年級三個階段,進行「閱讀、悅讀、躍讀」課程,增進學生的字彙辯識、理解、應用等能力。

教務處課程發展組長徐雅玲表示,低年級學生的「繪聲繪影」課程,從繪本導讀中,讓孩子瞭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。例如繪本《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》,就融入情緒教育,介紹各種不同情緒,讓孩子能認識情緒、覺察情緒,進而適度表達情緒。

徐雅玲指出,中、低年級學生的教學重點,在於懂得運用文本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問題,培養學生願意廣泛接觸不同類型的文本,並能欣賞報紙中的童詩,鼓勵學生將童詩意境畫成圖畫,引導學生樂於與他人討論、分享。

二年級的讀報方針策略「閱來閱愛你」,培養孩子不間斷閱讀的習慣,學生透過閱讀《人間福報》,從中找出不認識的字,在找尋字音、字義、字詞的同時,啟發孩子對認識字彙的興趣,提升學生的文字敏感力和表達能力。

除了讓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報紙文章外,課程也讓學生學習新聞六要素(5W1H),同時設計「小小播報員」播報新聞給同學聽,以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,並鼓勵學生剪貼、分享報紙內容與想法、討論或改編圖片故事,學習共同創作的樂趣。

6年1班導師吳家瑩表示,學校訂閱《人間福報》近20年,推動讀報教育超過10年,讀報教育以報紙作為補充教材,融入正式課程,可以增加學童閱讀的深度與廣度,是引導學童認識世界最好的題材,且報導內容對於品德教育的提升,有著潛移默化的效果。

吳家瑩老師指出,《人間福報》有一篇報導布施街友善行的文章,激勵班上學生走出戶外,參訪喜憨兒工作坊,讓學生從單純的閱讀,進而以行動傳遞愛心;她發現學生受到啟發,不僅個性變得溫和、少了抱怨,變得更正面、更善良、更懂得感恩,真正體現「三好精神」的價值。

學生許秀穗說,她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,並從報紙文章中得到許多課外知識,自己曾寫過一篇〈難忘的運動會〉,投稿《人間福報》獲得刊登,讓她非常開心,也因此對文學寫作課程更有興趣。

同班同學林峻毅表示,因為家中長期訂閱《人間福報》,他在4、5歲的時候,就在家人的陪伴下共讀。他認為閱讀《人間福報》能讓自己放鬆心情,藉由報導中的人物故事,來激勵自己努力向學,這是他讀報的最大收穫,也會將好文章分享給好朋友,共同學習成長。
12345678910第1 / 17頁
追蹤我們